2021年涉及机器人的上市公司有哪几家?

新闻资讯 (77) 10个月前

2021年,面对疫情爆发、缺芯危机、原材料短缺、供应链承压、供电紧张、海运价格指数飙升等多重挑战,国内智能制造企业仍然表现亮眼。

一方面,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强劲,不管是工业机器人领域,还是移动机器人领域,都在强需求周期内,迎来了“小爆发”,不少头部厂商销量增速放快。另一方面,在创投市场上,智能制造正处于投融资的高峰期,不完全统计,2021年机器人领域融资大约有242起。

在行业的利好趋势下,一些智能制造厂商全力冲刺IPO,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年,已有9家企业成功上市,科创板成为企业上市的主要选择。

2021年涉及机器人的上市公司有哪几家?_https://www.safeak.cn_新闻资讯_第1张

一起来看看2021年,都有哪些企业闯关成功。

▌利元亨

7月1日,利元亨IPO鸣锣,于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本次科创板IPO,利元亨拟募资约7.95亿元,其中5.67亿元用于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生产项目,1.28亿元用于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中心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据悉,利元亨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锂电池、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安防、轨道交通等行业提供高端装备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

利元亨的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利元亨实现营收6.1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58亿元,同比增长71.41%;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5789万元,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71.36%。

▌深科达

3月9日,深科达在科创板上市。据悉,深科达主要从事机器人终端产品等智能设备和关键配套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深科达的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113.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67万元,同比增长42.51%。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11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6万元。

▌凯尔达

10月25日,凯尔达在科创板鸣锣上市。据悉2021年云服务上市公司有哪些,凯尔达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工业焊接技术为技术支撑,为客户提供焊接机器人及工业焊接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

凯尔达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4,008.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13%,收入增长较快。2021年1-6月实现净利润3,723.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08%;2021年1-6月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7.03万元。

▌中科微至

10月26日,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微至”)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据悉,中科微至是国内少数具备智能物流分拣系统及其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能力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同行业中少数能提供从核心软硬件到系统集成的智能物流输送分拣装备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企业之一。

中科微至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 年 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17.42 万元,同比增长 80.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263.57 万元,同比增长 134.21%。

▌巨一科技

11月10日,巨一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据悉,巨一科技是一家国内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商。

巨一科技公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07亿元,同比增长49.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165.15%。值得一提的是,巨一科技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突破14亿元后,已接近去年全年营收规模,而1.39亿元的利润数据,占到了公司2020年全年利润的109%。

▌东威科技

6月15日,东威科技在科创板上市,募资总额3.46亿元,所募资金将被用于推进PCB垂直连续电镀设备扩产项目、水平设备产业化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东威科技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1-12月业绩大幅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亿至1.7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0.82%至93.60%。

▌商汤科技

12月30日,商汤科技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创造了中国AI企业最大规模IPO。商汤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业务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

商汤科技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6.52亿元,去年同期营收为8.61亿元,同比增长91.87%。其中,智慧商业业务营收为6.47亿元,同比增长59.15%;智慧城市业务营收为7.86亿元,同比增长240%;智慧生活业务营收为1.48亿元,同比减少5.13%;智能汽车业务营收为7060万元,同比增长4.59%。

▌迈赫机器人

11月3日,证监会发布消息,同意按法定程序同意迈赫机器人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2021年12月7日上午,迈赫股份上市仪式举行。

据悉,迈赫机器人是一家为智能制造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主营业务是向客户提供智能装备系统、公用动力及装备能源供应系统的研发、制造与集成以及规划设计服务,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汽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等行业领域。

迈赫机器人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8,303.24万元,同比增长10.07%,实现净利润5985.60万元,同比增长25.10%。

▌微创医疗机器人

11月2日,微创医疗机器人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微创医疗机器人创立于2015年,致力于设计、开发及商业化手术机器人,以协助外科医生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主营业务为手术机器人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业务范围覆盖了腔镜、骨科、血管介入、经自然腔道、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

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微创医疗机器人仍未盈利,主要由于公司的研发成本及行政开支所致,同期的研发生产成本分别达到6188.1万元、1.35亿元以及1.60亿元。但高投入换来了丰富的产品管线:目前微创医疗机器人产品覆盖腔鏡、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及经皮穿刺手术。

总结

从时间的维度看,上述企业上市时间大多集中在2021年下半年,或许与上市节奏、批文下发速度放缓有关。2021年,资本市场的各项改革,仍然在稳步推进,多层资本架构也在完善,审核以及过会数量,产生了小幅下滑,整体来说,2021年IPO审核,与2020年相比较为严格。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IPO整体审核通过率超过了90%,较2020年下降明显。各大板块的对比中,虽然创业板企业多、排队时间长,但是审核通过率最高;科创板通过率次之,而主板核准制的IPO审核通过率最低,只有82.56%,整体上核准制审核淘汰比例确实高于注册制板块。

而在2021年下半年,市场参与方更加理性,在相关政策的持续完善下,审核数量及过会数量逐渐回升,前期准备充分的企业过关几率更大,商汤科技、巨一科技、中科微至等企业先后成功上市。

从企业类型来看,不仅有工业机器人,也有服务机器人和软件厂商,这些企业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即渡过了前期的技术探索阶段,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可以批量落地应用。

例如,利元亨。受新能源的影响,锂电行业持续火热,利元亨为锂电行业提供了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掌握了行业内前沿和核心技术,包括多轴耦合控制技术、一体化控制技术、精密成形技术、仓储物流技术、激光应用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通过在搬运、加工、组装、检测和包装等环节或者整体车间的应用,实现下游行业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

微创医疗机器人推出的三款旗舰产品,即图迈、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及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均已被纳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商汤科技依托于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在算力层、平台层、算法层的加持下,让人工智能有了落地的可能。例如在智慧商业方面,商汤与企业合作构建企业管理运营系统“商汤方舟企业开放平台”,例如,中国一汽集团在应用企业方舟后,能够在6-12秒内自动检测金属零件中的超过34种缺陷,检测率超过99%,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总的来看,在监管严的趋势下,在2021年奔赴IPO的大军中,成功上岸的企业做了好的榜样。

文章版权声明 1 本网站名称:理财笔记
2 本站永久网址:www.safeak.cn
3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QQ853250197进行删除处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