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加大力度推进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使用,2021年8月底前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优化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发展,2021年10月底前制定相关政策文件。
MSCI正在考虑推出加密货币资产指数。
华为蔡孟波:AR会优先在五大行业规模应用,2025年市场空间将达3000亿美元。
据报道,中国政府高层正在推动一项旨在帮助中国芯片制造商克服美国制裁的关键举措。该项“芯片对抗”计划包括了庞大的投资组合,涵盖贸易、金融和技术。目前已被率先用于推动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并正在领导制定一系列对该技术的金融和政策支持。
从17日开幕的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获悉,2020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全年直接营收达到446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国家发改委: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2.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等六大机构联合发布《合肥宣言》,共同推动新型显示产业链与汽车行业供应链合作共赢。
商汤科技A+ H上市有了最新进展,其确定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最快将于8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行业利好:
DPU芯片大受半导体巨头及资本追捧、将成为继CPU和GPU之后重要的算力芯片
DPU是一种新型的可编程处理器,是一种片上系统或SoC。面对超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CPU的算力已经达到瓶颈,需要硬件加速。因此DPU被定位为完成性能敏感的并且通用的工作任务加速处理。由DPU完成基础的工作任务,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层,上层的CPU和GPU来完成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据IDC统计,近10年来全球算力增长明显滞后于数据增长。全球算力的需求每3.5个月就会翻一倍,远远超过了当前算力的增长速度。而算力源于芯片,业内人士预测,DPU将成为继CPU和GPU之后重要的算力芯片。随着科技巨头的积极布局及资本市场的青睐,相关领域公司望迎来机遇。
概念股:浪潮信息(000977)晶晨股份(688099)
华为手机新品预装鸿蒙、机构看好软硬件合作商
华为Mate40 Pro(4G版)等三款手机新品将正式开售。售价低于此前发布的5G版本,并直接预装了最新的HarmonyOS 2操作系统。考虑到华为自身存量终端数,各终端厂商纷纷加入生态,以及鸿蒙系统流畅的使用效果,实现3亿台的装机目标应是大概率事件。鸿蒙系统横空出世并不断推广,将推动国内软硬件持续提升份额。随着万物互联时代到来,新的需求和场景不断产生,整个计算机行业将随之受益。
概念股:新晨科技(300542)东华软件(002065)
十七部门发文、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
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力争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有连锁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丰富农村消费市场,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创新流通业态和模式,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和加强市场监管。
概念股:农产品(000061)、辉隆股份(002556)、南宁百货(600712)
英特尔等大厂扩张晶圆厂产能、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周期持续
因芯片短缺问题持续加剧,国内外主要半导体制造企业纷纷上调其资本开支计划,大力扩张产能,半导体设备行业景气周期进一步延续。根据SEMI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订单金额同比增加51%,其中中国大陆59.6亿美元,同比增加70%。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将在2021-2022年进一步增长。国内大批量的扩产阶段也同样具备大规模导入国产设备的条件,国产设备中标的设备数量和种类均处于上升趋势,预计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2021-23年每年增速均为25%-30%。
概念股:至纯科技(603690)精测电子(300567)
多方布局快充领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迎来机遇
市面上最高的快充规格是小米等厂商配备的120W快充,最快能在20分钟内充满整部手机。国开证券表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具备功率密度大、能量转化效率高及体积小等优势,将成为快充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有望快速推广。
概念股:民德电子(300656)亚光科技(300123)